汉少帝刘辩成为东汉唯一一位被废黜的皇帝,主要原因与董卓的权力野心有关。根据搜索结果中的信息,董卓之所以要废汉少帝刘辩,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立威[1]。董卓原本只是地方上的一员武将,东汉朝廷的内乱给了他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废黜刘辩后,董卓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即汉献帝,这一举动旨在树立董卓在朝廷的威望,震慑其他文臣武将,并吸引更多将士投奔[2]。刘辩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政治腐败,疾疫频发,社会动荡不安[3]。董卓通过废立皇帝来掌握实权,进一步控制朝政。因此,刘辩被废黜的事件,反映了东汉末年政治动荡和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刘辩最终被董卓毒死,年仅15岁[4]。这一历史事件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以及在动荡时期皇帝命运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