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政策融合与社会参与:清朝允许穆斯林读书习武、应举入仕,并在穆斯林集居的地区推行“乡约”制度,使得内地伊斯兰教在组织制度、教义教规、礼仪习俗等方面与中华文化进一步融合[1]。
称谓变化:伊斯兰教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谓,如唐代被称为“大食法”,宋代为“大食教度”,元、明、清三代被称为“回回教”[2]。
中国化进程:中国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民族化、本土化、时代化的新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3]。
经堂教育:经堂教育初创时,教育形式大体如“私塾”,即穆斯林在清真寺里办学,聘请阿訇讲习伊斯兰教经典,传授教义、教法,普及宗教知识,培养教职人员[4]。
清真寺建设:清真寺在中国各地不断建立,标志着中国人对伊斯兰教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开始向新的发展阶段[5]。
文化互鉴:伊斯兰教居中华文明圈和基督教文明圈之间,促进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对话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是明朝的郑和。伊斯兰教自唐宋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互鉴不断加深[6]。
民族化特征:回族每到一地定居,且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后,都要建清真寺,建寺的款项是由各家回民捐献的。同时,“天课”作为伊斯兰教的“六功”之一,也是回族文化的一部分[7]。
中国化方向: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承发展的历史,就是在中国化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的历史。中国穆斯林先辈在中国化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8]。
以上特点展示了清朝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反映了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及中国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