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删减或修改部分历史记载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政治导向和教育目的:《资治通鉴》是作为皇帝的教科书而编写的,司马光在选材时有意删去了一些与政治教育目的无关或有冲突的内容。例如,他删去了刘备喜好声色犬马的文字,仅保留关于他有大志向的描写12。
去神话传说,保留史实: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删掉了绝大部分《史记》中怪力乱神的内容,仅留下与历史事实相关的内容。例如,在《资治通鉴》中,他仅保留了赵简子给两个儿子一个书简的故事,而删去了其他神话色彩浓厚的内容34。
清晰的历史脉络:司马光给自己安排的任务是斟酌删减,把草稿上无关宏旨的内容删去,让历史叙述呈现出清晰的脉络。《资治通鉴》的每一卷、每一行、每一个字都经过了司马光的精心筛选和修改5。
宋代思想背景:司马光删减的标准和依据与宋代的思想背景有关。宋代重视儒家思想,强调历史的教化功能,因此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倾向6。
史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司马光在编纂过程中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删减、合并或调整顺序,以保证史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某些细节的遗漏,但也是为了整体的历史叙述更加精炼和有重点7。
综上所述,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删减或修改部分历史记载,主要是出于政治导向、教育目的、去神话传说保留史实、清晰的历史脉络以及宋代思想背景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