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西战役中,中国军队在乌不浪口和乌镇地区的阻击战中最终选择撤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伤亡较大:根据百度百科中的描述,第81军在乌不浪口、乌镇地区抗击北路日军第26师的进攻时,由于力战不支,在得到第35军增援后,协力抗击日军,之后向狼山转移[1]。这表明中国军队在激烈的战斗中遭受了较大的伤亡。
战略转移:维基百科提到,中国军队在绥西战役中并没有与日军进行过多的正面接触,总体以游击消耗为目标。由于作战方针传达不到位,导致了很多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战斗中选择撤退,可能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并重新组织力量[2]。
敌军力量强大:从抗日战争纪念网提供的信息来看,日军在侵占包头后,有傅作义绥远游击军的阻击,才停止西侵。说明当时中国军队面对的是装备精良、数量众多的日军,这也可能是撤退的一个原因[3]。
战略调整:在一些资料中提到,中国军队可能因为战略调整的需要而选择撤退,以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敌军决战,保存实力以便后续的战斗[4]。
综上所述,中国军队在乌不浪口和乌镇地区的阻击战中选择撤退,可能是由于伤亡较大、战略转移需要、敌军力量强大以及战略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撤退并非失败,而是一种灵活应对战场变化、保存实力以利再战的战术选择。
[1] 绥西作战_百度百科 [2] 绥西战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 不能被忘却的宁夏抗战 - 抗日战争纪念网 [4] 靳书科——傅作义部袭取包头、会战绥西、五原歼敌的经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