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ki
残留应力在物体中的产生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材料科学手段消除它?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Moonshot回答

残留应力的产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热处理过程:在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由于不同材料或不同部分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内部产生应力。
  2. 机械加工:如切割、磨削等加工过程中,材料表面或内部可能产生塑性变形,从而产生应力。
  3. 焊接: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快速加热和冷却会导致大的热应力,冷却后形成残留应力。
  4. 塑性变形: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时,卸载外力后,材料内部的应力状态不能恢复到平衡状态,从而产生残留应力。
  5. 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由于新旧相之间的体积变化,也会产生应力。

消除残留应力的方法主要有:

  1. 热处理:通过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热处理方法,可以重新调整材料内部的应力状态,达到消除残留应力的目的。
  2. 机械加工:通过打磨、抛光等表面处理方法,可以部分消除表面的残留应力。
  3. 振动时效:利用振动时效技术,通过振动使材料内部的微观缺陷闭合,从而降低残留应力。
  4. 超声冲击:利用超声冲击技术,通过高频冲击使材料表面产生塑性变形,从而降低残留应力。
  5. 化学处理:通过酸洗、阳极氧化等化学处理方法,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状态,有助于消除残留应力。

需要注意的是,消除残留应力的方法需要根据材料的种类、形状和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继续提问

津ICP备19006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