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ki
为什么东汉时期西域都护府会经历两次废置,最终被北匈奴重新占领?

Moonshot回答

东汉时期西域都护府经历两次废置,并最终被北匈奴重新占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内部政治动荡:东汉时期,中原王朝内部政治动荡不安,导致对西域的控制力下降。特别是在王莽篡汉时期,其对西域的政策变化引发不满,导致西域都护府的都护和将军被杀,匈奴趁机重新控制西域12

  2. 军事力量不足: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因中原根基未稳,无力顾及西域,未能重设都护府3。东汉政府在公元107年以后废除了西域都护一职,专设主管屯垦事务的戊己校尉及西域长史,显示了东汉对西域军事控制的减弱4

  3. 经济负担:由于旱灾等原因,全国各省都欠军饷,甘肃全省欠60%,导致军士们吃不饱、穿不暖,进一步削弱了东汉对西域的控制力5

  4. 匈奴的军事压力:匈奴一直视西域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采取武力征服、军事占领等强硬手段。在东汉力量减弱时,北匈奴趁机收复西域6

  5. 西域政治的不稳定:公元107年,东汉虽成功镇压并保有龟兹国,但因西域政治的不稳定,最终废置西域都护,北匈奴收复西域7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东汉时期西域都护府两次废置,并最终被北匈奴重新占领。

Footnotes

  1. 两汉时期匈奴对西域的经营和统治——基于考古资料的考察

  2. 西域都护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 班超,带着36人闯西域 - 环球人物- 人民网

  4. 一、衰亡型的城镇 - 丝绸之路多媒体系列资源库

  5. 兰州市榆中县政府网站榆中县志榆中史话

  6. 汉匈西域战略成败的原因 -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7. 西域都护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继续提问

津ICP备19006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