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演变是一个复杂且丰富的过程,涉及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原始名号:根据印顺法师的观点,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救苦信仰源自释尊如来大悲于一切时观察世间众生,因此“观世音”是原始的本意,而“观自在”是后起的名称[1]。
古译时期:西晋竺法护将观音菩萨的名称翻译为“光世音”,反映在他所译的许多经典里,如《正法华经》中的《光世音菩萨普门品》[2]。
形象演变:最早的观世音菩萨形象是“马头观世音”,其形象是匹可爱的小马驹,后来逐渐演变为威武伟丈夫的形象[3]。
文化融合:在中国佛教史上,观世音菩萨与儒道文化融合,深入民心,普被苦难。因为每部经典的重心不一,化机不同,从而导致菩萨名号众多,且含义深广[4]。
名号侧重:观世音强调菩萨观照世间众生苦难,即时寻声赴感,使之离苦得乐;观自在则强调菩萨因地修行,用般若妙观智,由观照而得自在[5]。
历史译名:在旧译时代,鸠摩罗什将观音菩萨的名称翻译为“观世音”,而其他译名包括“廅楼亘”“窥音”“现音声”等[6]。
避讳改名: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观世音的名字改称为观音[7]。
性别转化:观音逐渐由男身向女身转化,这与中国人的信仰心理有关,认为大慈大悲的形象更符合女性形象[8]。
法号全称:观音菩萨的法号全称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共19个字[9]。
这些演变反映了观世音菩萨名号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变化。[1]陕西省图书馆. (n.d.). 观音名称在长安的历史演变与争论. https://www.sxlib.org.cn/dfzy/sxfjwhzybk/sxhcfjztysywh/yjwx_5241/201701/t20170122_62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