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之屠发生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这是清军对大同地区的一次大规模屠杀,导致大同城几乎全城被毁,居民死伤惨重,城内仅剩下极少数幸存者,甚至据记载,全城仅存五个重案犯。这场屠杀之后,大同城一度人烟稀少,荒废不堪,杂草丛生,甚至野兽都开始出没,成为了一座荒城【5】【6】。
屠城的背景是当时大同总兵姜瓖反清复明,导致清廷派兵围攻大同城,城破后,清军进行屠杀以镇压反叛。这场浩劫使得大同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彻底崩溃,城镇功能丧失【6】【7】。
为了恢复大同,清廷采取了一些措施。四年后,总督马之先、总兵彭有德和知府曹振彦等人上疏朝廷,推动复城计划,逐渐恢复了大同的行政功能。清廷还从周边地区迁入人口,以重建城内的社会结构。尽管如此,大同城的全面复兴仍然历经多年,其影响长时间未能消除【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