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的关城结构具有以下独特之处:
三面开城门:雁门关的东、西、北三面开有城门,其中东门因门匾上刻“天险”,也称天险门;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也称地利门12。
城墙结构:雁门关的城墙至少高10米,周长约为1公里,墙体下方以石头座为底,内部填满夯土,外部包砖,城墙上有垛口3。
围城结构: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1。
军事防御体系: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战死将士4。
城门上建筑:东门上筑有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11^]。
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天险门延伸城墙连为一体,西与关城地利门延伸城墙连为一体,北顺山脊至谷底与围城关门宁边楼连为一体,筑有营房、马厩,为守关屯兵之所5。
城门与山势结合:雁门关两侧群峰挺拔,山势陡峭,中间夹一小路盘旋曲折,穿城而过4。
这些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雁门关在历史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其建筑和布局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在军事防御方面的智慧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