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ki
鲁塞尼亚人在奥匈帝国时期的身份认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Moonshot回答

鲁塞尼亚人在奥匈帝国时期的身份认同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根据搜索结果,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民族认同的多样性:鲁塞尼亚人以不同的方式自我认同,有些人认为自己是乌克兰人,有些人则认为自己是俄罗斯人或其他民族。这种多样性在奥匈帝国时期就已经存在[1]。

  2. 语言和文化的影响:1910年的奥匈帝国人口普查显示有185,433人讲匈牙利语,而1921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人口普查显示,鲁塞尼亚人的语言和文化认同在不断变化[1]。

  3. 民族主义的兴起:鲁塞尼亚民族主义者在奥匈时期开始活跃,并成为乌克兰民族主义和独立认同的中心。他们反对苏联的接管,认为这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压迫[3]。

  4. 国家边界的变化:随着1918年奥匈帝国的瓦解,原奥匈东部的卢森尼亚语和乌克兰语地区的民族认同和领土认同经历了撕裂,多样新旧国家交替出现[2]。

  5. 民族自决的影响:一些波兰民族主义者试图重新以18世纪波兰联邦的边界作为今日的国家边界,这样一来,其领土范围内就会包括大量使用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和鲁塞尼亚语的居民[7]。

综上所述,鲁塞尼亚人在奥匈帝国时期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从多样性到民族主义兴起,再到国家边界变化和民族自决的影响等多重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鲁塞尼亚人的自我认同,也对中东欧地区的民族关系和国家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喀尔巴阡鲁塞尼亚 - 维基百科 [2] 鲁塞尼亚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 加利西亚的幽灵:欧洲的命运与民族的抉择 - 新浪财经

继续提问

津ICP备19006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