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日耳曼语支的语言在历史上消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东日耳曼语支的一些语言在民族大迁徙时期灭亡。民族大迁徙导致社会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巨大变化,进而影响了语言的存续[1]。
语言的自然消亡: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所述,日耳曼语东支的其他语言包括勃艮第语、汪达尔语和伦巴底语,这些语言均已消亡,最后存在的克里米亚哥特语大约消失于18世纪中叶[2]。
政治和文化的影响:澎湃新闻的文章提到,罗马教廷垄断了欧洲的教育,拉丁语成为唯一的晋升途径,这可能对其他语言包括东日耳曼语支的语言产生了排挤效应[3]。
语言的替代:腾讯新闻提到,罗马帝国时代拉丁语取代了帝国西部各地区(包括现在的法国、西班牙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的本地语言,这可能也适用于东日耳曼语支的语言[4]。
语言政治化:从19世纪开始,语言与民族、民族主义的关系尤为密切,“民族语言”被纳入“民族”的符号结构之中,民族政治的要求成为“筛选”和“净化”语言的工具,这可能导致了某些语言的消亡[5]。
综上所述,东日耳曼语支的语言消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历史事件的影响、政治和文化因素、以及语言替代和政治化等。
[1] 日耳曼语族- 维基百科 [2] 日耳曼语族-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3] 拉丁语:罗马帝国官方语言,为什么消失了? - 澎湃新闻 [4] 世界语言谱系及语种全览 - 腾讯新闻 [5] 普世语言、王朝语言与民族语言:拉丁语是如何在欧洲消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