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八怪之一的“火车没有汽车快”现象,源于云南早期铁路交通的特殊情况,尤其与滇越铁路的修建和运营密切相关。滇越铁路是中国最早的米轨铁路之一,修建于20世纪初,由法国殖民者主导。由于云南的复杂地形和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铁路的建设非常艰难。这条米轨铁路轨距仅有1米,相对于标准铁路轨距(1.435米)较窄,导致列车运行速度较慢,加之途经山区,隧道、桥梁众多,使得列车行驶速度进一步受限【7】【8】。
“火车没有汽车快”主要是由于这条铁路上的火车行驶速度极低,通常只有每小时20公里左右,最慢时甚至只有5公里/小时【8】。相比之下,随着云南公路交通的改善,汽车逐渐成为更快捷的交通工具,这也就形成了火车反而不如汽车快的奇特现象【7】。
鸡个铁路(又称个碧石铁路)是另一条相关的米轨铁路,它连接云南个旧和碧色寨,由于轨距狭窄、坡度大,列车的行驶速度也非常慢,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怪现象”的形成【9】。
如今,随着高铁的普及和云南现代铁路的发展,这种“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现象已逐渐成为历史,但它仍是滇越铁路历史和云南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回味和保护【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