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至2010年代期间,亚洲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频繁关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中国在全球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术界开始更加关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全球作用。历史地理研究期刊强调了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性,这与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紧密相关。
文化和历史研究的主流范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地”关系研究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大量论著集中在探讨自然环境与国家或区域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综观提到了这一点,表明学术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
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19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建构主义等新理论流派的引入及各种新方法的大量使用,美国中国外交研究的学术成果更具理论高度和规范性。美国中国外交研究的流变:方法、议题与趋势说明了这一点,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的重视。
中国研究的学术诚信问题:随着中国研究学术界的诚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学术期刊更加注重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的严谨性和质量。新中国成立70周年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报告提到了这一点。
亚洲研究的资金支持:随着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研究因得到美国政府及私人基金会的支持而得以迅速发展。美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管窥 - 浙江大学学术期刊网说明了资金支持对亚洲研究领域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在全球的重要性增加、文化和历史研究的主流范式、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学术诚信问题的关注以及亚洲研究的资金支持,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1990年代至2010年代期间亚洲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频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