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常数(Planck constant),记为 ( h ),是量子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常数,用以描述量子的大小。它由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研究物体热辐射规律时提出。普朗克发现,只有假定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计算结果才能与实验结果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被称为能量量子,其大小与普朗克常数成正比。
普朗克常数在量子力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普朗克常数的值约为 ( 6.62607015 \times 10^{-34} ) 焦耳秒(J⋅s),是一个无量纲的常数。它的存在是量子力学基础性内容,证实了微观世界的量子性质,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