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道教在民间的影响力是显著的,特别是在扶乩活动和道坛的兴起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扶乩活动的社会影响:据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研究,清代的扶乩活动非常流行,它夹杂着因果报应、鬼神观念等传统宗教文化,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从社会精英到普通民众1。扶乩运动是影响明清以来道教信仰的一大因素,以扶乩这种神启活动为中心,促成了大量道教经本的撰写、编修、成书、发行2。
道坛的兴起:清代各地涌现了许多以扶乩活动为中心的道坛或道堂,它们并非以道士或道观为核心,而是民间信仰的一种表现3。这些道坛的兴起显示了道教在民间的广泛影响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道教与民间信仰的结合:清代道教会依附民间信仰而创立,加添了传统的巫术,如祈雨、厌诅、促鬼、以符水治病等法术4。这种结合使得道教更加通俗化,并广泛流传于社会,深入人心5。
道教的通俗化和普及:明清两代的道教教义无大发展,但道教思想更加通俗化,并深入社会各阶层6。
道教与社会动荡的关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人们更需要宗教的抚慰,各宗教派别,包括道教,都在民间得到了发展[^7]。
综上所述,清代道教在民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扶乩活动和道坛的兴起方面,它们不仅体现了道教与民间信仰的紧密结合,也反映了道教在社会中的普及和通俗化。这些活动和组织形式使得道教成为清代中国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宗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