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ki
拜占庭帝国在629年为何停用奥古斯都称号?

Moonshot回答

拜占庭帝国在629年停用“奥古斯都”称号的原因与该称号的演变和地位变化有关。根据搜索结果,特别是来自360Doc的文章《拜占庭帝国等级次序上皇帝篇》中提到,Augustus(奥古斯都)在希腊语中被转写为σεβαστος/Sebastos,而在阿莱克修斯一世(Alexios I Komnenos)统治之后,这个称号逐渐演化为一个低级头衔,可以翻译为“显贵”或“贵戚”。早期,这个称号用来封赐作为继承人的爱子或宠弟,后来则广泛封赠皇亲国戚。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奥古斯都”这一称号的地位逐渐降低,不再是皇帝的专用称号,这也是拜占庭帝国在629年停用该称号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拜占庭帝国内部对于皇权象征和等级制度的调整和演变。

继续提问

津ICP备19006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