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出版物审查制度对外文书籍的翻译有以下几个主要影响:
内容筛选和修改:审查制度可能导致某些被认为不符合政策或价值观的外文书籍内容被修改或删除。例如,美国之音提到,中文读者可能不知道他们阅读的外文作品译本中有些内容已被删除1。
翻译选择性:审查制度可能影响哪些外文书籍被翻译和出版。某些主题或观点的书籍可能不会被选中进行翻译,或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调整以适应审查要求。参考网提到,译者将审批后的译文发表,即是一种文化商品的形式存在,获得了译文的文化资本2。
翻译质量:审查制度可能对翻译质量产生影响。为了通过审查,译者可能需要在忠实原文和适应审查标准之间做出平衡,这可能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文学价值。中国作家网强调了高质量翻译对中文图书成功“走出去”的重要性3。
文化差异和翻译难度:审查制度加剧了中外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翻译难度。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的成果综述中提到,由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和词汇的历史演变复杂性,翻译要做到“信、达、雅”非常困难4。
出版方针和方向:审查制度可能导致出版社在出版方针和方向上做出调整。例如,外文出版社在履行入世承诺时,由事业单位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方针和方向有了较大的改变5。
对外翻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对外翻译领域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如外文出版社、中国翻译协会等机构和组织,它们承担着中国对外翻译的任务或为此提供支持6。
综上所述,中国的出版物审查制度对外文书籍的翻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内容的筛选和修改、翻译选择性、翻译质量、文化差异和翻译难度、出版方针和方向的调整,以及对外翻译基础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