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ki
新股发行经历了哪些主要的改革阶段,其定价方式和配售方式有何变化?

Moonshot回答

新股发行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个重要的改革阶段。从1990年代的审批制,到2001年的市场化定价尝试,再到2009年的改革和2012年的进一步改革,直至2019年的注册制试点和2023年的全面注册制实施,新股发行的定价方式和配售方式不断优化,以提高市场效率和公平性。

  1. 审批制阶段:1990-2000年,新股定价非市场化,配售制度尝试多次改革。
  2. 市场化尝试:2001年,尝试上网竞价发行和网上累计投标定价。
  3. 2009年改革:引入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强化报价和配售约束。
  4. 2012年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健全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和上市交易的基础性制度。
  5. 注册制试点:2019年,科创板和创业板开始试点注册制,探索市场化的询价、定价及承销机制。
  6. 全面注册制:2023年,明确新股发行价格、规模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保留直接定价方式,新增定价参考上限。

这些改革旨在减少行政干预,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继续提问

津ICP备19006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