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这些突破包括:
飞机设计和制造:大战期间共生产了18万多架飞机和近24万台发动机,航空研究、设计与制造初成体系,航空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机枪同步协调器:德国工程师研发出了一种能够保证机枪子弹从螺旋桨桨叶中穿过而不损伤螺旋桨的装置,这极大地增强了战斗机的火力。
航空侦察:飞机被广泛用于侦察,以获取敌军位置和动向的情报,这对战争策略和战场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空战战术:随着航空侦察的增加,发展了空战战术,包括拦截敌机和空中格斗。
轰炸机和强击机:由于战争需求,出现了专门用于轰炸和对地攻击的飞机,这些飞机的设计和使用标志着军事航空技术的重大进步。
航空运输的初步尝试:大战前,已有几次孤立的、实验性的邮件运输飞行,尤其是在印度的邮递服务,这标志着民用航空运输事业的雏形。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也为后来的航空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德国工程师研发的机枪同步协调器,使得飞机在战斗中可以有效地使用机枪,极大地增强了战斗机的火力。同时,航空侦察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相关技术和战术的发展。这些进步在战后继续推动了航空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航空产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