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提出的“六经皆史”理论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强调了六经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推动了史学理论的发展,并影响了后来的学术研究和文化观念。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史学理论的发展:章学诚的理论将传统史学理论探索推向了新阶段。《文史通义》与《史通》并称为古代史学评论之杰作,两部书所面对的问题不同,关注的重点亦有别1。“六经皆史”的思想虽非章学诚首倡,但经他奋力阐发以来,于后世影响深远2。
经史关系的重新定义:章学诚看似尊史抑经,实则为尊经前提下纳史入经,经史并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史关系的传统观念3。
史学专门化的研究趋向:明末清初的史学不仅对乾嘉史学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了此后“经体史用”“六经皆史”“论古必恕”等学说的思想基础,而且,其史学专门化的研究趋向也影响了后世4。
对后世学术的影响: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一说,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上,影响极其深远。这一理论为我们掌握中国思想学术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13^]。
文化和思想的转变:晚清以降,随着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经典不再是士大夫发挥政治与文化理想的最高思想资源,“六经皆史”遂成为流行的时代思潮5。
对现代诠释学的影响:章学诚的“六经皆史”理论在现代诠释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为我们理解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14^]。
综上所述,章学诚的“六经皆史”理论不仅在史学理论上有所贡献,而且在文化、思想以及现代学术研究中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