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ki
摩诃衍在汉传佛教的禅宗和天竺密宗之间的辩论具体内容是什么,双方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OpenAI回答

摩诃衍与莲花戒之间的辩论是发生在8世纪末期吐蕃(今西藏)的一场著名宗教辩论,称为“桑耶法诤”或“拉萨法诤”。这场辩论的核心围绕着汉传佛教禅宗的顿悟思想与天竺(印度)密宗的渐修思想的冲突。

禅宗(摩诃衍)的主张: 摩诃衍是汉传佛教禅宗的代表,他来自神秀派,主张“顿悟”思想,即通过突然觉悟直接达到开悟。这种观点认为,不需要通过复杂的仪轨和逐步修行,只要能够领悟真理,便可即刻成佛。因此,摩诃衍强调的是直观、内省的修行方式,特别是禅宗的打坐冥想。

密宗(莲花戒)的主张: 莲花戒是印度密宗的代表,主张“渐修”思想,强调修行的循序渐进。密宗的实践方法包括严格的仪轨、咒语和观想,认为通过逐步积累功德和智慧,修行者最终可以达到觉悟。因此,莲花戒对摩诃衍的顿悟主张提出质疑,认为修行必须是一个系统且逐步的过程。

辩论的背景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为了调和两派的争论而组织的。虽然关于辩论的结果,藏传佛教的记载大多认为莲花戒胜出,但汉传佛教的历史记录则较为含糊。摩诃衍在辩论后离开了拉萨,但他的禅宗思想仍然在吐蕃产生了影响【5】【6】。

这场辩论不仅影响了当时佛教的发展,还对后世藏传佛教的形成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禅宗对藏传佛教中的一些修行方法(如“大手印”)产生了深远影响【7】。

继续提问

津ICP备19006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