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德希尔·穆莱纳森的研究主要关注长期贫穷如何影响个人的智力和判断力。他发现长期贫穷会导致所谓的“稀缺头脑模式”,这种模式会占据大量的认知带宽,使得个人在处理财务问题时智力降低,并在决策时出现错误。这种状况不变,再努力也是白费。穆莱纳森还指出,简单地分钱给穷人并不能有效帮助他们脱贫,因为他们的“稀缺头脑模式”可能导致无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
为了帮助个人摆脱贫困,穆莱纳森提出了一些方法。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等人联合创立了非营利性组织ideas42,利用行为科学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此外,他还参与创立了“贫困行动实验室”,旨在通过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方法来评估和开发有效的扶贫策略。
穆莱纳森和沙菲尔合著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提供了帮助人们摆脱贫穷与忙碌恶性循环的见解。书中讨论了贫困思维,特别是稀缺心态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改变环境来减少穷人在财务决策上的认知负担,以及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穆莱纳森的研究强调了改变贫困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的重要性,并指出了通过行为科学和适当的政策干预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可能途径。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贫困个体的智力和判断力,从而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最终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