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武将的谥号有变化,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徐达――徐武宁王,谥号"武宁",是明朝谥号最高的武官。 谥号"武"字的一般就是单纯的武将,会打仗就行。 文臣武将都可以用"忠"为第一字的 ...
谥号:起源于西周。谥号是死后的盖棺定论,《逸周书·谥法解》说谥,是行为的记录;号,是功劳的标志。谥号可分为为上谥或美谥,带有赞美的性质;其次是中谥或平谥,表示平庸或者同情,最后是下谥或恶谥,带有批评的性质。 (1)上谥或美谥140个:文、武、成、康、昭、穆、孝、宣、平 ...
谥号(posthumous title)是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 ...
沐昂(1379年-1445年7月26日),明初诗文作家。字景高,一作景颙。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生卒年未详。黔宁王沐英子。初为厢军左卫指挥佥事。永乐中,擢都指挥同知,领云南都司,累迁至右都督。卒赠定边伯。谥武襄。著有《素轩集》。
1438年,麓川发生叛乱,沐晟带着三弟沐昂(定边伯)、都督方政会兵进攻。 这时候沐晟用已经70岁,弟弟沐昂也有59岁,在两兄弟的努力下,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平定了叛乱,在回兵的途中,一代名将沐晟在云南楚雄病逝。
其最初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明成祖朱棣命沐晟南征时,提升沐昂为都指挥同知,统领云南都司,累任至右都督。 正统四年(1439年),因沐晟病亡后,沐昂继承帅印,继续攻打思任发叛乱,后协助兵部尚书 王骥等攻打叛乱。 正统十年,沐昂死于云南,为定边伯,谥武襄 [2] 。
沐昂去世后被追封为“定边伯”和谥号“武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定边伯”是明朝对有功将领的封号,表明沐昂在维护边疆安定中的贡献。谥号“武襄”则体现了沐昂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在明朝,谥号“武”字搭配的用字有特定顺序,其中“襄”字代表较高评价,意味着沐昂在军事上有显著成就。沐昂是明初诗文作家,也是黔宁王沐英的儿子,他在军事和文学上都有显著成就,著有《素轩集》。他的去世对明朝是一个损失,但通过追封和谥号,明朝政府肯定了他的贡献和忠诚。
犯罪心理学家在协助司法系统时具体是如何帮助法官和陪审团理解犯人的心理状态的?
波士顿交响乐团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波斯在英俄大博弈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何影响了两国的战略利益?
Kevin Campbell在会议上被指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对Bridgewater系统的看法是什么?
斯里兰卡在二战期间如何成为英国抵抗日本的前线基地?
多布里奇市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地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参观?
文渊阁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哪些历史建筑的影响?
《我和我的祖国》在营销物料和事件数量上为何要优于其他两部影片?
光干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在科技领域有哪些应用?
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铁路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