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关键事件包括:
经济让步与财政失控:对意大利威尼斯共和国和热那亚共和国的经济让步削弱了帝国对其自身财政的控制,尤其是从13世纪开始[1]。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军队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导致帝国国力与版图大幅削弱[2]。
大土地所有制与地方割据: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兴起削弱了中央政府和国家的军事力量[3]。
内部政治动荡与继承问题:马其顿王朝末期皇位更替频繁,导致帝国陷入内战之中[5]。
军事上的连续失败:特别是1453年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保卫战的失败,标志着帝国的灭亡[6]。
破坏圣像运动:皇帝们推行了与教宗不同的宗教政策,导致与西方教会的分裂[7]。
外敌的连续袭击:在瘟疫暴发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不断受到外敌新袭击,其势力范围持续缩小[8]。
这些事件综合作用导致了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和最终灭亡。引用来源包括维基百科、中国经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1][2][3][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