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再生能源可以带来以下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
空气质量改善:根据《加速能源转型的经济社会效益评估 - Cas》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带来的空气质量改善,将减少居民因降低PM2.5高浓度的急性暴露和慢性暴露造成的早亡12。
成本效益:《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使用 - 国家能源局》的报告指出,经过数十年的成本控制和技术改进,可再生能源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已极具吸引力。2023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为473吉瓦,创下新纪录。其中,有81%新投产的公用事业规模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成本低于其化石燃料替代品3。
经济增长和就业:《新报告强调可再生能源的进展和潜力及面临的挑战 | 世界气象组织》提到,尽管非洲可再生能源有雄厚的潜力和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效益,但其仅占全球装机容量的2%。这表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4。
能源安全和经济多样化:《可再生能源——为更安全的未来提供动力 | 联合国》中提到,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一条摆脱进口依赖的途径,使各国能够实现经济多样化,保护它们免受化石燃料不可预测的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推动包容性经济增长5。
支持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增长能给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什么? | 世界经济论坛》中提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以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等多重可持续发展目标6。
提升能源自给能力:《"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提到,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7。
促进绿色发展:《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中强调,推动能源绿色发展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8^]。
国际合作与领导:《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中提到,中国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9^]。
通过这些引用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发展再生能源不仅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降低能源成本,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就业、能源安全和国际合作,对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