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中的一种基本粒子,自旋为零,不带电荷和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它是希格斯场的量子激发,根据希格斯机制,基本粒子因与希格斯场耦合而获得质量。希格斯玻色子最早在1964年由彼得·希格斯和弗朗索瓦·恩格勒等在内的6位物理学家提出。
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是在2012年,由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两个主要实验组——ATLAS和CMS——共同完成的。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粒子,其特性与希格斯玻色子一致,质量约为125.3 ± 0.6 GeV(ATLAS实验)和126.5 GeV(CMS实验)。这一发现为标准模型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希格斯机制的提出者们也因此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下是一些与希格斯玻色子相关的图片:
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参考以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