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wiki
明神宗晚年为何对言官的奏章置之不理,而在大事上仍能折衷群议?

Moonshot回答

明神宗晚年对言官奏章置之不理,但在大事上仍能折衷群议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政治斗争与个人情感:明神宗可能因为与言官之间的政治斗争和个人情感纠葛,对他们的奏章不再予以重视。言官群体在明朝拥有弹劾进谏的权力,他们的激烈行为可能与皇帝产生冲突[1]。

  2. 对言官制度的失望:明神宗可能对言官制度感到失望,认为言官的进谏不再具有建设性,因此选择忽略。言官制度虽是监察制度,但可能存在滥用职权或党争的问题[2]。

  3. 集中权力:明神宗可能为了集中权力,减少言官对朝政的干预。明朝皇帝是权力结构的核心,神宗可能通过忽略言官的奏章来加强自己的权威[3]。

  4. 大事决策的审慎:尽管对言官奏章置之不理,但在关乎国家大局的重要决策上,明神宗仍能折衷群议,这表明他在大事上仍保持一定的审慎和判断力。他可能通过其他渠道或亲信来获取信息和建议,以便在重要事务上做出决策[4]。

  5. 晚年政治态度的变化:明神宗晚年可能因为健康、年龄或对朝政的厌倦,导致他对言官奏章不再那么关注,但在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上,他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警觉和决断力。

综上所述,明神宗晚年的行为可能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对言官制度的失望、集中权力的需求、以及在大事决策上的审慎。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他对言官奏章的态度和对国家大事的处理方式。

[1] 人民论坛网. 明代言官进谏的流变. http://www.rmlt.com.cn/2021/0125/606253.shtml [2] 人民论坛网. 明朝言官制度的历史镜鉴. http://www.rmlt.com.cn/2018/0424/517455.shtml [3] 剑桥中国明代史. 明朝的皇帝是权力结构的拱顶石. http://www.zxls.com/UploadFiles//article/uploadfiles2008/201811/%E5%89%91%E6%A1%A5%E4%B8%AD%E5%9B%BD%E6%98%8E%E4%BB%A3%E5%8F%B2(zxls_201801127133920).pdf [4]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自序. 我对明史感觉兴趣. http://chaimol.com/book/%E4%B8%87%E5%8E%86%E5%8D%81%E4%BA%94%E5%B9%B4.pdf

继续提问

津ICP备19006161号